4月19日下午,首都互聯網協會召開2023年第一次網絡評議會,相關管理部門、互聯網平臺、業界專家、網民代表多方共聚,對“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成果開展評議。據北京市委網信辦介紹,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屬地重點網站已清理違規信息48.5萬條,處置違規賬號7.6萬余個,取得扎實成效,下一步將推動長效治理,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網站平臺:多措并舉取得階段性治理成效 微博、抖音、知乎多措并舉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取得階段性成效。 強化技術手段,打擊謠言、虛假消息。微博優化賬號標簽,因發布不實信息被禁言處置的賬號,在賬號首頁中會出現“該用戶因發布不實信息違反社區公約,目前處于禁言狀態”的標簽。抖音以熱點事件為維度進行聯合治理,建立應急協同處置機制,對疑似謠言新增警示標簽、對虛假擺拍內容進行打標。知乎加強技術識別,通過對辟謠信息進行復推,防止用戶被虛假信息欺騙。 嚴格官方認證,打擊假冒仿冒“自媒體”。微博強化人工審核,特別是經濟、教育、司法、衛生、醫療等領域的認證申請審核工作,打擊假冒仿冒自媒體賬號。抖音加強自媒體賬號名稱信息審核,堅決取締假冒仿冒官方機構、新聞媒體和特定人員的“自媒體”。知乎對聲稱自己是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的從業人員,并且發布相關領域的專業內容,逾期未完成認證的用戶,對其個人信息進行清除、相關內容進行處置,并對賬號進行禁言處罰。 運用經濟手段,打擊“自媒體”違規營利。微博對蹭炒熱點、造熱點博流量行為賬號采取階段性禁言,并在禁言期內暫停賬號廣告共享收益。抖音通過經濟手段進行管理,遏制自媒體違規營利問題,首創粉絲抹除機制,同質化違規用戶數量減少75%。知乎堅決打擊自媒體造熱點、博流量現象,杜絕自媒體利用弱勢群體進行流量變現的情況發生。 業界專家:創新機制手段提升治理效能 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東肯定了復推辟謠是阻斷謠言的有效模式,同時強調要進一步探索發現、阻截謠言的全效機制。他認為,對自媒體的管理應該多方多級,各方都應明確自身責任,在平臺履責的基礎上,行業組織制定和完善行業規則,用戶明確知悉并遵守規則,從而實現網絡共治。 “‘自媒體’治理專項行動受到網民的高度關注,平臺積極作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網絡評議會及時了解廣大網民期盼、回應社會關切,形成了共同治理網絡空間的共識和合力?!敝袊W絡空間安全協會相關負責人談到,平臺要加強主動性,不斷完善平臺規則,尋找更適合平臺特點的治理模式。 網民代表:豐富網絡優質內容生產供給 媽媽評審員代表劉女士認為治理“自媒體”亂象,相關部門要形成強大合力,社會要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家長要通過溝通陪伴進行疏導,每一方都爭做守護網絡空間的責任人?!跋M鐣雨P注‘一老一小’群體的網絡安全保護,平臺及時完善、改進適齡推薦功能,為他們筑牢防護屏障?!?/p> “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是廣大家長的共同期盼。但也要注意到,網上適合青少年的優質內容不夠豐富,造成他們對‘青少年模式’有所抵觸?!眿寢屧u審員代表馬女士建議,網絡平臺應引導“自媒體”加大適合青少年群體的網絡優質內容供給,培育他們養成文明向善的網絡行為習慣。 行業組織:探索建立常態化全流程治理機制 此次專項行動重拳整治“自媒體”造謠傳謠、惡意炒作、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已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首都互聯網協會據此向全行業發出倡議:要著眼長遠、立足長效,進一步探索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全流程、全鏈條管理機制,加強對從事醫療、司法、教育等專業領域信息內容生產的“自媒體”賬號專業資質認證管理,引導“自媒體”爭做網絡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為廣大網民構建美好精神家園。
|